环境工程研究
北京环保局印发“十三五”环境信息规划:“一中心、三体系、三平台、三服务”
时间: 2017-09-14访问: 3430
北京市环保局9月4日印发《北京市“十三五”时期环境信息化建设规划》的通知,明确“十三五”期间北京市环境信息化建设工作主要任务。
《规划》的总体目标为:在环境信息化顶层设计的总体框架指引下,建立适应新时期环境保护工作需要的环境信息化管理体制,加强信息化标准规范体系、安全保障体系以及运维管理体系建设,提高信息化基础支撑能力;加强数据整合与大数据分析,有效整合内部和外部数据,逐步实现基础设施资源和数据资源集中统一,运用大数据技术加强环境监管,提高环境管理决策科学化水平;推动环境监管业务协同,改善环境保护业务工作,推动环境数据资源开放,提高环境监管精细化水平;推动开放政府数据和“互联网+”应用,提高公共服务规范化水平。
《规划》摘要
“应基于北京市环境信息化现状分析、问题分析、需求分析以及目标分析,按照建立“互联网+环保”的信息化体系思路,“十三五”期间环境信息化建设的重点任务包括环境信息化综合服务体系建设、环境信息化重点业务应用建设、环境信息化基础支撑环境建设、环境信息化安全保障体系建设、环境信息化标准规范体系建设。”
其中环境信息化重点业务应用建设包括生态环保大数据建设、环境监测网络建设、环境管理体系升级以及环境应急系统升级。
而环境监测网络建设是自“十三五”以来重点推进的环境工作,其涉及生态环境监测大数据应用建设、大气环境空气质量监测能力建设、水环境质量监测能力建设、土壤环境质量监测能力建设、声环境质量监测能力建设、农村环境监测网络建设、污染源监管能力建设、遥感监测应用能力建设、环境质量与污染源信息综合管理能力建设、环境监测信息管理能力建设。
《规划》特别强调,应完善污染源排放监测技术水平,重点加强低浓度污染物、VOCs等污染物监测能力建设以及源成分谱等监测技术方法研究。
要点
1
增强环境综合业务平台服务水平。
增强环境综合业务平台服务水平。以国产化技术和产品为基础,完善综合办公平台,加强业务应用整合,优化平台架构设计,提升平台性能。加强移动办公平台建设,提升信息沟通和办公效率。增强市环保局跨部门、跨层级业务协同力度。
2
加强环境信息资源建设与应用,推进环境数据中心向环境资源中心升级转化。
拓展环境数据资源应用的深度和广度,从主要服务支撑业务工作向全面服务支撑决策辅助、业务管理和日常行政工作提升。促进环境信息资源的部门间共享,深化政务资源整合,实现重点应用的基础对接,促进业务系统之间的信息共享。加强环境大数据的开发与利用,挖掘数据价值,提高环境保护管理精准度。
3
加大环境重点业务支撑力度。
运用物联网、云计算等信息技术,提升环境质量监测能力,支撑环境空气质量监测、水环境质量监测、声环境质量监测、生态、农村和土壤环境质量监测,提升污染源监管能力,加强环境质量与污染源资源整合与综合分析。提升环境监察执法能力,支撑固体废物监管、辐射安全监管、机动车和非道路机械排放污染监管、排污监察工作等,提升环境执法、环评审批管理和技术审核的信息化水平。加强环境应急信息化建设,提升环境应急管理能力。
4
提高公众服务水平。
积极发挥政府网站在政府信息公开、在线服务、政民互动等方面的服务功能,加强市环保局政务网站建设和管理,打造更加及时、准确、公开、透明的政府信息发布平台。加强环保投诉举报服务体系建设,同时基于政务微博、微信等新媒体开拓政务信息发布和与公众互动交流新渠道,推进面向社会公众和企业的移动终端业务服务,提供多层面、多渠道、多样化、个性化的公共服务。
5
提升环境信息化基础支撑能力。
构建统一智能运维管理平台,整合优化运维管理平台,加强运维管理体系建设,加强信息化资产及系统运行监管,提高管理精细化水平。持续完善环境信息化应用支撑平台,提高信息系统集约化建设能力。落实本市电子政务内网和党委系统信息化工作“十三五”规划要求,配套开展相关重点工程项目建设。
6
环境信息化安全保障体系持续完善。
进一步完善信息安全保障体系,全面落实物理安全、网络安全、主机安全、应用安全和数据安全等技术要求,提高无线网络、移动办公、虚拟化平台等新技术发展形势下的信息安全保障能力。推进国产化技术和产品应用,建立自主可控的信息安全体系。加强信息系统安全体系建设,提升安全保障能力。
7
建立更加完善的环境科研创新与技术支撑信息化管理体制。
持续提高环境保护科研信息化水平和能力,建立健全环境信息化标准规范,发挥科研信息化在管理信息化体系中创新引领地位,为全面提升本市在城市生态环境管理信息化、精细化、智慧化能力和发展方面奠定良好的科研基础。
《规划》的总体目标为:在环境信息化顶层设计的总体框架指引下,建立适应新时期环境保护工作需要的环境信息化管理体制,加强信息化标准规范体系、安全保障体系以及运维管理体系建设,提高信息化基础支撑能力;加强数据整合与大数据分析,有效整合内部和外部数据,逐步实现基础设施资源和数据资源集中统一,运用大数据技术加强环境监管,提高环境管理决策科学化水平;推动环境监管业务协同,改善环境保护业务工作,推动环境数据资源开放,提高环境监管精细化水平;推动开放政府数据和“互联网+”应用,提高公共服务规范化水平。
顶层设计总体框架图:总体框架包括“一中心、三体系、三平台、三服务”,一中心是指环境数据资源中心;三体系是指环境信息标准规范体系、环境信息安全保障体系、环境信息运维管理体系;三平台是指环境信息智能感知平台、环境信息基础支撑平台、环境信息综合应用平台;三服务是指综合决策服务、信息资源共享服务、社会公共服务。
《规划》摘要
“应基于北京市环境信息化现状分析、问题分析、需求分析以及目标分析,按照建立“互联网+环保”的信息化体系思路,“十三五”期间环境信息化建设的重点任务包括环境信息化综合服务体系建设、环境信息化重点业务应用建设、环境信息化基础支撑环境建设、环境信息化安全保障体系建设、环境信息化标准规范体系建设。”
其中环境信息化重点业务应用建设包括生态环保大数据建设、环境监测网络建设、环境管理体系升级以及环境应急系统升级。
而环境监测网络建设是自“十三五”以来重点推进的环境工作,其涉及生态环境监测大数据应用建设、大气环境空气质量监测能力建设、水环境质量监测能力建设、土壤环境质量监测能力建设、声环境质量监测能力建设、农村环境监测网络建设、污染源监管能力建设、遥感监测应用能力建设、环境质量与污染源信息综合管理能力建设、环境监测信息管理能力建设。
《规划》特别强调,应完善污染源排放监测技术水平,重点加强低浓度污染物、VOCs等污染物监测能力建设以及源成分谱等监测技术方法研究。
要点
1
增强环境综合业务平台服务水平。
增强环境综合业务平台服务水平。以国产化技术和产品为基础,完善综合办公平台,加强业务应用整合,优化平台架构设计,提升平台性能。加强移动办公平台建设,提升信息沟通和办公效率。增强市环保局跨部门、跨层级业务协同力度。
2
加强环境信息资源建设与应用,推进环境数据中心向环境资源中心升级转化。
拓展环境数据资源应用的深度和广度,从主要服务支撑业务工作向全面服务支撑决策辅助、业务管理和日常行政工作提升。促进环境信息资源的部门间共享,深化政务资源整合,实现重点应用的基础对接,促进业务系统之间的信息共享。加强环境大数据的开发与利用,挖掘数据价值,提高环境保护管理精准度。
3
加大环境重点业务支撑力度。
运用物联网、云计算等信息技术,提升环境质量监测能力,支撑环境空气质量监测、水环境质量监测、声环境质量监测、生态、农村和土壤环境质量监测,提升污染源监管能力,加强环境质量与污染源资源整合与综合分析。提升环境监察执法能力,支撑固体废物监管、辐射安全监管、机动车和非道路机械排放污染监管、排污监察工作等,提升环境执法、环评审批管理和技术审核的信息化水平。加强环境应急信息化建设,提升环境应急管理能力。
4
提高公众服务水平。
积极发挥政府网站在政府信息公开、在线服务、政民互动等方面的服务功能,加强市环保局政务网站建设和管理,打造更加及时、准确、公开、透明的政府信息发布平台。加强环保投诉举报服务体系建设,同时基于政务微博、微信等新媒体开拓政务信息发布和与公众互动交流新渠道,推进面向社会公众和企业的移动终端业务服务,提供多层面、多渠道、多样化、个性化的公共服务。
5
提升环境信息化基础支撑能力。
构建统一智能运维管理平台,整合优化运维管理平台,加强运维管理体系建设,加强信息化资产及系统运行监管,提高管理精细化水平。持续完善环境信息化应用支撑平台,提高信息系统集约化建设能力。落实本市电子政务内网和党委系统信息化工作“十三五”规划要求,配套开展相关重点工程项目建设。
6
环境信息化安全保障体系持续完善。
进一步完善信息安全保障体系,全面落实物理安全、网络安全、主机安全、应用安全和数据安全等技术要求,提高无线网络、移动办公、虚拟化平台等新技术发展形势下的信息安全保障能力。推进国产化技术和产品应用,建立自主可控的信息安全体系。加强信息系统安全体系建设,提升安全保障能力。
7
建立更加完善的环境科研创新与技术支撑信息化管理体制。
持续提高环境保护科研信息化水平和能力,建立健全环境信息化标准规范,发挥科研信息化在管理信息化体系中创新引领地位,为全面提升本市在城市生态环境管理信息化、精细化、智慧化能力和发展方面奠定良好的科研基础。